《昭明文選》經典名句】痛知音之難遇 傷門人之莫逮
2013-02-04     管理員

 

 

 

 

名句誕生

昔伯牙絕絃於鍾期,仲尼覆醢於子路,痛知音之難遇,傷門人之莫逮;諸子但為未及古人,自一時之雋也。

三國魏‧曹丕〈與吳質書〉

讀懂名句

以前俞伯牙在鍾子期死後,拉琴斷絃,終身不再彈奏;孔子聽說學生子路被衛人殺害並剁成肉醬,因而命家人倒掉肉醬,從此不再食用。前者絕絃是因為悲痛知音的難過,後者則是感傷勇敢的弟子少有,諸位先生雖不及古賢人,但都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傑出的人才啊!

名句故事

漢末魏晉時期,建安二十二年(西元二一七年),中國北方爆發世絕大瘟疫,其威力之強,上層階級也難逃死劫。魏文帝曹丕是倖存者,驚魂未定,心有餘悸的他寫信給另一位倖存者,同時也是好友的吳質,訴說自己的恐懼與悲傷。

生於權貴之家的曹丕,為了爭奪帝王大位勢必無法「兄友弟恭」,這也讓他更需要友誼,不幸的是,大瘟疫奪走了他的知音好友如徐幹、陳琳、應瑒、劉楨,震驚的曹丕,便在這樣的情緒下,傷感而發:「痛知音之遇,傷門人之莫逮。」

古來描述珍貴友誼的諸多範例中,排第一名的大概就是春秋時期的俞伯牙與鍾子期這對知己。據載俞伯牙是位琴藝高超的音樂家,由於自己的音樂境界太高深,難免曲高和寡,而常感寂寞孤獨。直到鍾子期的出現,無論伯牙是在彈奏高山或流水,鍾子期都能立即辨識琴聲背後的幽微音意,後人稱之為「知音」。後來子期過世,伯牙悲痛萬分,覺得這世上再也沒有人值得他為之撫琴了,因而破琴絕絃,終身封琴。

伯牙、子期是音樂上的知己,而曹丕與他的建安同志們則屬於文學上彼此砥礪相惜的至交。失去「好朋友」是什麼樣的痛楚呢?曹丕並沒有直接說痛,他舉了伯牙失去子期,以及孔子失去門生子路的例子來傳達失落。

子路心直口快,好逞血氣之勇,孔子早就擔心這個學生會有意外(《論語‧先進》:「若由也,不得其死然」),沒想到此語成讖,子路死後還遭到醢刑之辱(剁成肉醬)。孔子知道後,難過得從此不願再看到肉醬。

魏文帝曹丕對朋友的真感情,哀婉動人。明人劉炳〈百哀詩并序〉曾云:「昔魏曹文侯痛徐陳應劉,數年之間,化為鬼物,臨文抆淚,良有以焉。」(以前魏文帝哀痛徐幹、陳琳、應瑒、劉楨,在幾年之內,全部離開人世,文帝每次看著他們的文章就忍不住拭淚,這種哀痛是確實存在的。)

新說名句

古今中外,對朋友、知音的歌頌源源不絕,不論是大家琅琅上口的周華健的〈朋友〉:「朋友一生一起走……一句話一輩子,一生情一杯酒,朋友不曾孤單過,一聲朋友你會懂……」或是由大受歡迎的韓國男星張東健所主演感人熱淚的電影《朋友》,以及紅遍全球的美國影集《六人行》(Friends)。人們對「好朋友」的永恆追尋,是這些「朋友」(作品)大受歡迎的原因;擁有知心好友是人生的美好夢想之一。

但是想要達成這個夢想的難處似乎非常高,清心寡欲的田園詩人孟浩然便曾一再感歎:「恨無知音賞」、「知音世所稀」。換成現代通俗的版本就是:「萬兩黃金容易得,知音一個最難求。」

不過,幸運之人還是有的,席勒和歌德既古典又浪漫的友情,一直為世人所稱羨。席勒的重要劇作《威廉‧泰爾》,此題材原本是歌德在瑞士蒐集到的,他無私地提供給席勒。席勒從未去過瑞士,卻能將故事情節詮釋得極為生動。兩人同時因為這段友誼的鼓勵與加持,而釋放超出單一個人所擁有的創作能量。最終兩人甚至合葬在一起,成為世界文壇的佳話。友誼不但豐富了兩個心靈,也因此孕育了兩個大文豪,並讓另一位大文豪托爾斯泰羨慕地說道:「財富非永久的朋友,朋友乃永久的財富。」

 

文章轉貼自 人間福報  2010.12.24

感恩 陳鐘恩 老師 提供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