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讀無字之書
2013-02-04     管理員

 

節錄自   「覺教法語(曉雲導師為東研所學生假日講課的文字彙編)」

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 十三、要讀無字之書

 我在文化大學哲學藝術研究所十八年,其他宗教的學生也有,每一個學期我要同學書面報告,還要口頭報告五分鐘至十分鐘。他們說:「在大學有兩百多位教授,我們來修這個是最負責的老師。」我不是要他讚嘆,因為我從小讀古書「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」。

  我那天所謂得行政院文化獎,這個我不重視。我認為現在最緊要是師資,如果政府想要真正教改,需要培養一批師資。講到這個問題,什麼人來培養?可以培養師資的老教授都走了,都走得差不多了,錢穆、毛子水,總之好多個都已經走了,現在沒有剩下很多老教授,所以培養師資還有一個相當值得研究的問題。找什麼人來培養?比如錢穆通儒通佛,去告訴一個年輕教授:「你讀一部書能夠讀一百遍,比你讀一百部書更有用。」可能年輕人不太相信這個話,你細細想想就知道,一百部書看過了、讀過了,人怎麼會記得這麼多事?我一部書讀一百遍!比如《小止觀》、《 六妙門》,我在民國三十四年開始發現這部書,現在還擺在我身邊,怎麼會只讀一百遍?你讀一部書不會全部都記得的,但是你記得幾句啊!

  詩有詩眼,一部書也有一部書的眼,一本經也有一本經的眼,這個好重要的!你把它銘記心中,可能帶出好多好多的記憶。而讀書有略讀、有細讀、有精讀、還有默讀,古人多數講略讀、細讀、精讀這三種,還有默讀呢?我做學生時就是這樣,我想要記得這部書的內容,我用一張紙,爛了,還打一個洞,拿張紙留一個洞,只看旁邊的字,看能不能引發我要記得的幾個字是什麼,我想這個應該是書本合起來默讀的一種,也有一個思想的引發。

  會讀有字的書,也要讀無字之書。無字之書是由你讀了好多的書,用了好多思想,然後你自己發揮出來。比如文學,尤其是南北朝文學非常美,都好多字,但是我們讀詩呢?五言絕句只有二十個字,七言絕句只有二十八個字,所以我們讀好多字的書,慢慢要讀很少字的書,慢慢的由很少字的書到無字的書。我希望讀過東方研究所的年輕人,將來你都有一部無字之書,如果有字之書人家問你問題,你忘記,你說:「我去找書看。」真是作夢!

  為什麼我們要講禪,禪是這樣的,謂相應法。如果人家問你一個問題,「嗯!我想想」,那就要不得了。所謂想一想,要不得。為什麼我們禪師說:「你姓什麼?」你不會想想啊!「嗯!我姓陳!」有沒有?還問你:「吃飯沒有?」你不會「嗯!我想想,好像吃飯了。」有沒有這樣的事?所以要問你,你姓甚麼?你吃飯沒有?就是這兩件事已經告訴我們是相應法,一拍即合就是禪,想一想,要不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