悟後而修一日千里
2013-02-05     管理員

 節錄自  「覺之教育」之「悟後而修一日千里」

 

佛教教義浩如煙海,總要言之不出三乘所修之共般若,共般若就等於小學,個個都要修的,雖然只有度自己,但也要修。別教菩薩所行踐之不共般若,就叫做別教。為什麼叫做別教?因為讀完小學,他不升學了,他不升學所以不共,叫做不共般若,整個覺之教育完全是般若為導行的,因為般若是妙智慧有慈悲,有兩個輪,一個是空輪、一個是有輪,空諸所有、實諸所無,是兩個車輪可以前去。研究佛法在般若學術上教義析空,析空就是分析,而唯識學就是講分析,講百法明門,分析我們的心有幾多個所,有一百個所,百法明門這個都屬分析。

如果你要悟性本空呢?不需要分析,譬如這朵花叫做色,不是講顏色,講一個東西有相的色,有色,色即是空,過幾天這朵花已經倒入垃圾箱,在宋朝有一位禪師說「何必待零落,然後始知空」,所以有覺悟的人要看成住壞空四個相。佛法把人生這四個階段參透,是積極的不是消極的。「成」我們呱呱落地就成為一個人。住在人世間,比如有些人住世幾多年,等於這朵花已經擺在我的桌上,就是「住」漸漸就壞,漸壞是正常的,如果從頂樓掉下去而死就不正常,最正常是漸了壞,老了嘛!死了嘛!這是物理,就好比花殘了、凋了,變成泥土。所以我們要掌握這個住世的時候,壞一點沒有關係,我現在也壞呀!頭髮變白我還是一樣工作啊!所以漸壞還可以做事,壞到不成樣了就化灰了,就空了。

  參透有機體的東西,必定要經過成住壞空,所以我年老也不要愁什麼,這是物理嘛!我們就是物質,但是我們好好掌握,從少年至壯年這個時期非常重要,少年的時候盡量去學,壯年的時候盡量去發揮,最好能夠圓滿,所以說漸漸壞是析空,體空呢?不需要分析,如果要分析,所謂《八識規矩頌》詳細解釋我們的心,你們讀百法明門就知道了,有的要分析才明白,如果要分析,這個都還屬於科學的,如果體空一聽到馬上明白,這是靈敏。如果能夠瞭解,不論析空也好,體空也好,悟後而修瞭解我們這生老病死四個階段不是消極,是積極。因為人人一定要老的,你有沒有看到一百二十歲虛雲老和尚也化灰?這個是很公道的事情,告訴我們有花堪折直須折?少年時候應該好好學,而且少年求學最敏感,到五、六十歲就比較困難,但是肯用心就不難,悟後而修一日千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