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《維摩詰經》經典名句】 眾生罪故,不見如來國土嚴淨,非如來咎
2013-02-06     管理員

 

文章轉貼自人間福報 2010/5/7

作者:王靈馨 等編著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經句語譯

眾生看不見如來佛土的莊嚴清淨,這是由於眾生的罪過,而不是如來的過失。

經句出處

「於意云何?日月豈不淨耶?而盲者不見。」對曰:「不也,世尊!是盲者過,非日月咎。」

「舍利弗!眾生罪故,不見如來國土嚴淨,非如來咎;舍利弗!我此土淨,而汝不見。」

———〈佛國品第一〉

經句的智慧

佛陀的弟子舍利弗動了個念頭,心想如果佛說只要心淨,佛土就會清淨,那麼佛陀所居的世界也應該是清淨的,為什麼還如此汙濁呢?

這個問題是諸佛弟子心裡常有的疑惑,於是佛陀為舍利弗解惑。

眾生因為業力的罪垢所障蔽,就像眼盲的人看不見太陽與月亮一樣。因為無明,所以眾生看不到世間無垢無淨(絕對清淨)的常寂靜面,看到的只是有垢有淨(相對)的常生滅面。比方天空的太陽照耀整個大地,可是若只躲在屋裡,以為屋子中的空間就是大地,自然也無法看見外面的太陽。

隨喜思惟讀經句

從前有個愚痴的人,在附近的水池中見到黃金,大喊「有金子」後便跳進水池中撈金,撈了半天,疲累不堪卻一無所獲,便從池中爬出,在一旁休息;等到水面逐漸清澈,池中又淨現金子的影像,愚人看到趕快又跳入水中,在泥水裡翻攪找尋金子,但仍舊空手而回。

愚人的父親看到他坐在池邊,就問:「你怎麼了?為什麼看起來這麼累呢?」愚人對父親說:「我看到水中有金子,卻什麼也找不到,才顯得這麼疲累。」

待父親往水池中的倒影一看,明白金子原來是在樹上,水中的影像只不過是倒影。

於是,愚人的父親就對他說:「一定是小鳥把金子啣到樹上了,你不妨去樹上找找吧。」愚人聽了父親的話,爬到樹上一找,果真找到金子。

《百喻經》這則故事,說明愚人自心的不明,如同眾生受到自身罪業障蔽,以致於不見「常淨四土」;反觀他的父親因無雜染,如同佛陀自是淨業所成,便能靜觀自得真金的所在。

若以生活的角度切入來看待「心淨國土淨」的道理,可以試著想想:如果希望花卉不要太快枯萎,不僅要每天換水,還要將末端腐爛的梗剪掉一截,好讓水分吸收,才不易凋謝。

要保持心的純潔清淨,也是一樣的道理,我們的心就像瓶中的花卉,周遭的環境好比瓶裡的水,只能藉由不斷的修行淨除身心的雜念、憂愁、修行善業、懺悔等精進行,才能逐漸獲得清涼,不管去到哪裡,都會是寧靜安詳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