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心起修 知障出障
2013-02-06     管理員

 

節錄自   曉雲導師之「清涼法語」

…從心起修  知障出障…

曉雲導師在《大乘止觀述記》法筵上,屨次勉勵大眾培養清淨之心、昇發慈悲之情、開顯無塵智照,以實踐大乘佛法「受一切苦不以為勞,於諸功得不取不捨」的菩薩行,菩薩無我利他、悲智雙運的行法,即是大乘佛教精神之所在。導師強調:「佛法為心法,心法修行為開顯般若妙慧。設無般若,悲心難發;悲心一發,只看大眾事!」古德亦云:「空生大覺,悲情繁興!」由於般若性空無我慧的智照,可以對治私我的偏執,消除「唯我獨尊」的傲慢心理,體悟一切眾生與我同體,從而開拓心量、同情體貼他人的痛苦,有助於安穩人我之心。

「止能生定,觀能生慧。心湖波平浪靜才能照!」導師希望大家勤於薰修止觀法門,開發慈悲心、實踐菩薩道;在日常生活中,隨時養成反觀內照的習慣,視小過如大過、視無過如有過,不忘護持身、口、意、三業的清淨;心地清淨的人,較容易開智慧。導師開示《大乘止觀述記》中:「不空如來藏,具足出障淨法。」時指出:「自性清淨心(即如來藏)雖具『出障』之功德;惟要先『知障』才能『出障』!」知道自己的問題、障礙(三障:業障、報障、煩惱障)在那裡,才能進一步加以對治,以離染除障,從而順(淨)性起用,自創善法因緣。導師期勉大家勇於向內檢視自己的習染,能自見己過、具自知之明;「知而後有覺!」有覺照之人,生命就可以在智慧之光的引領下,努力斷惡修善、離染還淨。

導師提醒大家,學佛人尤其要謹慎起念時「心裡起什麼念,自己要好清楚這個念頭可能引來什麼後果?」若起了不好的念頭,佛弟子要趕緊懺梅,以免惡念滋長、自惱惱人。反之,若是對人有好處,可以服務人群、成就大眾的善念,就要繼續培養並付諸行動。「世間常人眼見、耳聞,多只停留在表面之事相。學佛之人則觀一念心,從最根本的地方下功夫!」導師婆心懇切地以此惕勵大眾。